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 活字十月书单
特别推荐
[英]乔治·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Homage to Catalonia
by George Orwell
中译本:陈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1
《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亚洲传统和可持续的未来》
[美]杜赞奇 著,黄俊杰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这本《全球现代性危机》是杜赞奇教授学术著作中主旨最为宏大的一部。杜赞奇教授称之为一种“历史社会学”,但这本书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历史社会学的专题研究。除了围绕“超越”和“流转历史”的历史叙述与讨论之外,这本书还涵盖了关于亚洲政治文化、环保运动、宗教传统、道德实践、国家建构以及区域形成等诸多重要的历史和当代课题。值得一提的是,一直隐含在杜赞奇教授早期作品中的印度主题也全面登场,成为与中国同等重要的历史和理论讨论的对象。透过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方的大量历史经验,杜赞奇教授对源自西方宗教改革的民族国家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正是竞争性的民族国家建构导致了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而只有建立在对话式超越理念上的天、地、人关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全球现代性危机。他注意到,最后的解决之道或许还需要向亚洲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取经,比如“对话式”超越传统以及东盟这样区域整合尝试。
2
《给孩子的音乐》
刘雪枫 著
北岛主编:“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策划,中信出版集团,2017
《给孩子的音乐》是古典音乐推广者,音乐评论家、鉴赏家、学者刘雪枫以数十年研究功力、博闻强记的曲目积累和鉴赏经验,精心为孩子们挑选的音乐聆听曲库。全书遴选音乐的历史跨度以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为开端,由古典主义、浪漫乐派、民族乐派进入印象派和现代主义,涉及作曲家115位,作品320首(包括选自大型作品的精彩片段),全书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情感教育的关键词作为纲领篇目,包括童真、游戏、动物、自然、童话、神话、英雄等十六个篇章。作者对选入的曲目进行了必要的背景介绍和言简意赅、引人入胜的导赏解说,书中同时附有320首西方古典音乐经典名曲的名家名版免费聆听链接。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希望走进西方古典音乐殿堂大门的成年人而言,这都是一本裨益匪浅的书。
3
《本能寺之变:光秀•信长•秀吉•家康,1582年的真相》
[日]明智宪三郎 著,郑寅珑 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政变,也是战国时代走向终结的一大契机,被认为是战国时代最后的“上克下”。天才织田信长为何会在即将一统天下之时被最为器重和信赖的部下背叛?肩负名门土岐一族存亡兴衰的明智光秀是如何将计就计成功发起叛乱的?在所有事件的背后操纵这一切的人究竟是谁,谁又是最后的赢家?……四百多年以来的历史谜题将经由明智光秀的后裔明智宪三郎之手一一解开,各种所谓的“定论”也将逐一受到“历史搜查”的挑战。光秀的焦躁,信长的计策,秀吉的野心,家康的苦恼,所有这一切都在天正十年六月二日集中爆发,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出人意料的世纪政变。
4
《江户思想史讲义》
[日]子安宣邦 著,丁国旗 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本书是日本著名思想史学家子安宣邦的代表作。
江户时期是日本近现代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包括中国儒家思想在内的日本思想资源进行了新的阐发,建构了其后日本思想史发展变化的若干重要基础,影响至于当代。
本书通过对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伊藤仁斋、荻生徂徕、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江户时期的重要思想家的重新解读,重构了江户思想,并以新构建的江户时代观,反观于近代,使读者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日本近现代思想发展的脉络,而本书作者具有创造性的解读,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日本思想史的方便门径。
5
《希腊化史:亚历山大大帝》
[德]约翰·德罗伊森 著,陈早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亚历山大终结了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两百年的较量,他摧毁波斯帝国,征服了直至非洲沙漠、跨越药杀河(Jaxartes)、远及印度河的领土,古希腊的统治和教化远播至消亡文明的子民,希腊化开始了。此种震撼人心之事历史上绝无仅有。此前,此后,再没有这样的小民族能如此迅速、彻底地击毁那样庞大帝国的盛势,并在其焦土上创建出国家和民众生活的新形式……
在德罗伊森眼中,亚历山大大帝绝不是浴血冒进的一介武夫,征战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才是他心之所向,天下大同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死后他创建的帝国随即分崩离析。表面上这是武力制胜的必然悲剧,其背后不可见的精神交融却孕育出坚不可摧的强大生机。
德罗伊森在完成了名著《亚历山大大帝传》后接着从其他作品发掘亚历山大继承者的历史,在一个总标题之下出版了《希腊化时代史》(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整个工作的最后修订版本出版于1885年。此书第一次提出"精神科学"概念。后来此概念被狄尓泰沿用。
6
《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
章永乐 著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从拿破仑皇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漫长的19世纪戛然而止。自诩人类文明中心的欧洲即将掀起一场席卷天下的腥风血雨,几千万鲜活的生命归于尘土。若干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很快会淹没在炼狱的血海里,灰飞烟灭。
这个正在经历剧变的世界,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呢?从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周游列国,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后辉煌,奥匈帝国的摇摇欲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与自我救赎,精心描述与解读“万国竞争”之世,评点列强治法之得失,为中国与世界探寻出路。
既然于此末世,皇纲解纽,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为提出的问题,至今仍发人深省。但是,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从19到21世纪的中国道路,最有意义的恰恰是追问:康有为未能看到什么?历史正是从康有为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新的制度、秩序与文明。
7
《美国人与中国人》
许烺光 著,沈彩艺 译
后浪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到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许烺光以深厚精湛的人类学功底,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最重要的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他用环环相扣的推衍和阐释,将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与以情境主义为中心,推演至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并进而探讨它们在受到内部及外在的挑战时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书自问世之后,即在海外被奉为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尼克松总统的幕僚将其列为访华前必须阅读的三大参考书之一。
8
《资本的限度》
[美]大卫·哈维 著,张寅 译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2017
在新自由主义迅猛发展的今天,全球化、城市化、金融危机已成世人熟知的名词。而这些概念,在这部20世纪70年代的经典著作中已初见端倪。
新马克思主义代表性学者大卫·哈维在这部书中,运用商品、租金、利润等基本概念,带领读者逐步了解资本主义的运作、发展和危机的形成;他独具原创性地在马克思主义论述的框架中以整体主义的和辩证的方法将金融与地理两个维度相结合,更好地解释了城市化过程、房地产市场和不平均的地理发展;他分析全球普遍出现的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延伸、修正和改编了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以处理我们这个时代的难题。为此,这个预言性的文本在当代越发显示出其意义和价值。
9
Marx and Foucault
by Antonio Negri
Published February 2017 by Polity Press
This the first of a new three-part series in which Antonio Negri, a leading political thinker of our time, explores key ideas that have animated radical thought and examines some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that are shaping our world today.
In this first volume Negri shows how the thinking of Marx and Foucault were brought together to create an original theoretical synthesis -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Italy from May '68 onwards. At around that time, the structures of industry and production began to change radically,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producer-subjects and new fields of capitalist value creation. New concepts and theories were developed by Foucault, Deleuze and Guattari and others to help make sense of these and related developments - concepts such as biopower and biopolitics, subjectivation and subsumption, public and common, power and potentiality. These concepts and theories are examined by Negri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rx and Foucault provides a unique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dical thought in the late 20th and early 21st centuries and will be a key text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radical politics today.
10
安赫尔·拉玛(Ángel Rama, 1926-1983)是拉丁美洲著名的文化批评家、学者、报人、出版人和教育家,被誉为20世纪拉美最杰出的文人之一。拉玛出生于南美小国乌拉圭。1973年乌拉圭军事政变之后,拉玛去国离乡,曾在委内瑞拉大学和马里兰大学执教。1983年逝世之后,身后反而在拉美和美国声誉日隆,成为最受赞誉的文化理论家之一,被认为是拉美文化研究的先行者。拉玛一生出版著作20多种,其中《文字之城》(西班牙语原文La ciudad letrada, 英译本作The Lettered City)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专著,该书分析了国家、文学写作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指明文字是多重权力网络的着力点。拥有文字力量的知识分子与国家权力紧密合作,指导着城市乃至国家的走向。
《文字之城》阐述了书写话语在拉美社会历史形成过程里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城市在呈现和复制权力当中的核心角色。为了控制美洲广阔的土地,欧洲君主精心布置、规划了作为殖民控制中心的大都市,并通过被称为letrados (文人、精通文字之士)来操练权力;于是,城市就成为政府权力和书写文化交叉的关键点,拉玛将其命名为“文字之城”。全书分为六部分:秩序的城市;文字的城市;协议的城市;现代化的城市;政治化的城市;革命化的城市。拉玛从殖民阶段写起,对文字的霸权影响力做了历史性描述,介绍城市规划如何成为贯彻启蒙与改革设计的平台。随着历史演进,传统的拉美文人面临着一系列社会与政治挑战,因为19世纪拉美独立以来,记者、小说家、散文家、政治领袖逐渐进入到文字精英的行列中来。20世纪尤其是大众掌握阅读工具之后,社会对传统文字的挑战更为显著。在20世纪一系列潮流与反潮流当中,拉玛认为“文字之城”最终“革命化”。
一方面由于深入分析了知识分子、民族形成、国家治理等重要议题而备受关注,另一方面拉玛也是出色的文章家,文笔典雅隽永,故此,《文字之城》早已成为美国和拉美大学中,文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和后殖民研究的必读书目。
本期选目:景成
大师电影
提升指南
书讯
特稿
人物
书单
招聘
活字作者
北岛 | 李陀 | 徐冰 | 汪晖 | 李零 | 张承志 | 韩少功 | 叶嘉莹 | 黄永玉 | 李泽厚 | 林西莉 | 王安忆 | 刘雪枫 | 戴锦华 | 冯象 | 刘禾 | 欧阳江河 | 西川 | 张枣 | 翟永明 | 许礼平 | 夏志清 | 李欧梵 | 狄百瑞 | 朱光潜 | 李约瑟 | 杨联陞 | 许倬云……
后台回复作者关键词,收取相关图文
陆续开发中
长按关注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微信ID:mtype-c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转载、合作、加入活字读者群 请加:Soundanfury